十年山水画写生创作的持续性思考与实践

编者按:四川美术网长期关注一些独具个人特点的艺术家,并对其中一些优秀个案的发展动态进行跟踪研究。我们认为青年艺术家刘代刚在今天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在年青一代艺术家群体)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例,特别是其思维和践行的逻辑体现出的满怀诚意的“真”尤其打动我们。因此,我们通过针对性的专访,以期能够更为细致地梳理并较为全面地展示他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当然,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研究报道,发扬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及其艺术实践所体现的精神,为艺术生态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初夏:柳·渡-1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4月

四川美术网:据我们所知,你大约是从2012年开始,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刻意地参与艺术展览活动,也更少以注重对自我艺术及作品的宣传。这是为什么?

刘代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思考和践行”之上;或者说有目的地为参加展览活动而进行创作从未符合我的内心和对艺术的理解,因此它从来也不是我的真正选择和(艺术)理想。这既是个人性格、对待喜欢及看重的事物的态度使然,也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和表现。

初夏:柳·渡-2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4月

初夏:柳·渡-3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4月

初夏:柳·渡-5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水墨 2022年4月

四川美术网:能不能告诉我们这10年你都在干什么?

刘代刚:需要说明的是“少以‘刻意’参与展览活动”并非完全的拒绝,而是指要在更为理性和全面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判断、参与和践行。所以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一些展览活动——有两三个传统性的展览赛事、也有受邀参与的一些展览活动——目的在于检验和交流,也作为保持主体与所处时代“语境”联系、进而反省观照“自我”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艺术展览及其学术活动的应有之义。这些内容也提醒着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选择,并激发了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逻辑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探索,当然必须承认探索过程肯定是漫长而曲折,甚至需要面临更多的困境和孤独。

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一种(暂时称之为)“更具研究价值和可持续(或可自我生长繁衍)的艺术实践”上,一种更属于或适合个人的艺术思考和探索。既包括绘画艺术本身,也涉及更多的其它艺术实践。

2022年2月的家乡-1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2月

2022年2月的家乡-2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2月

2022年2月的家乡-3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2月

四川美术网:在我们看来这极具一种反思的精神,跟我们对山水画艺术及其从业人员的群体面貌的普遍印象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在我们的长期观察里,你的作品有着一种类似“学者”式的研究特质,可否进一步结合你的山水画艺术实践进行相关分析?

刘代刚:因为我本科阶段学习的绘画(中国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是美术学(山水),所以山水画必然成为我长期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不认为山水画的形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也不应该限于表面的形式之上,更应注重其内在精神的“变与化”。遗憾的是,人们对其形式和审美判断确实保有了一种固有的“概念”,这有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因素,更有从业人员自身的认知问题。我觉得从艺术创作者本身来说,自身的认知确实决定了每个创作者的审美判断和艺术高度。

仅就我个人的山水画艺术实践而言,我更愿意选择从写生的角度介入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几乎所有有关山水画的艺术实践和作品分析都会对其做出回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起码在卷轴画基础上的山水画体系来说,对写生的重视基本是一个共识。但是具体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群体或个人的观点和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大家所运用的(原始)理论看似大同小异,然而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实践则反映出各自的特点,显然大家对“写生”的解读和践行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对(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这一共同母体)的写生的考察分析和现当代的转化运用也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或许这些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艺术创作因人而异、不断变化的魅力和特性所在,或者说这样的特性本身即表明了山水画艺术及其思想极具辩证逻辑的哲理意味、要求个人体悟和体证的证道精神。本来这应该值得肯定和期待,不过,再进一步去看每个个体及其相关群体的(可成为体系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人确实被其原有语境禁锢住了,这提醒我必须时刻保有一种反省的精神。

2020010203-01 写生/创作 45×64cm 纸本设色 2020年1-3月

2020010203-02 写生/创作 45×64cm 纸本设色 2020年1-3月

我的山水画艺术的写生创作主要得益于研究生导师李晟先生身体力行地引导、段七丁先生和唐允明先生的潜移默化和不断提点,包括观念、方法和最终的品质追求。在他们这里,我看到了一种具有内在精神和品质的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自然的书写而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些内容能够得以实现其实更来自于四川大学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深厚而长效的文化、学术传统,这尤为关键,它们让我能够以更为开阔、辩证和注重文化精神内在的思路去思考和判断艺术及追问自身,并保持长期而良好的阅读研究习惯;而且得以交往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朋友。“学者”是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2020010203-04 写生/创作 45×64cm 纸本设色 2020年1-3月

四川美术网: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研究和实践的?

刘代刚:对于我个人来说,可以重点提及的是跟随李晟先生分别于2016年11月“以四姑娘山为始,翻山越岭,历经各种气候、地貌和人文景观,有古堡、县城、藏寨、寺庙、途中偶然发现的村落……,再经梦笔山垭口、金川咯尔乡、梭磨河大峡谷等地直至回到成都”和2017年9月“从成都出发至扎尕那,再一路绕行边画边走,经陇南西狭颂景区、何家庄直至剑阁志公寺、翠云廊古柏、剑门关和绵阳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古建筑群等地”。正是这两次较长时间和距离的、有如游历和游牧一般的写生考察工作,让我真正地尝试并进入到一种具体的艺术研究工作之中,而不再是简单的“(对景)写生”,这种研究涉及“对不同地域、文化、社会人群的整体考察,在此基础上寻求符合它们特性的艺术语言、思路和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审美品性和心境的建立”。当时给我最大的启发还有一种“存在于历史信息中有关‘游牧、游历’的浪漫想象与现代信息文明社会”对话与结合的感受,这种感受除了要求完成所谓的素材积累和写生方法的建立之外,更重要的是“心境”的表达需要,它们共同激发了真正属于个人的独立研究并形成(写生)作品,并逐渐践行了一种“写生即创作”的观念,某种体系性的东西慢慢获得并构建起来。

雪地物语-1 写生/研习 35×65cm 纸本设色 2016-2018年,2022年6月完善

针对这两次写生过程中某些具体“景观”的写生方法研究与实践,可略微提及的是2016年从四姑娘山下来绕道小金县城的途中,天降大雪现场写生的条件基本已不具备,但是翻越山顶垭口的雪景却实在地打动人心,对于我来说它具备“雪原、松及疏林、高山、低温与阳光、(萧瑟的建筑)人家、狗,突然闯入的人群……”的某种曾经在脑海中想象的诗意与特定空间交织的感受;同时其物象又能直指山水画中某些特定的意象(符号),这些意象(符合)以前可能只是存在于各种资料或由此建立的想象空间之中,而现在则是直呈眼前的鲜活“生命意象”。因此在回到成都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尝试将这些内容和感受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尝试完善符合今天文化审美特征的独属这些意象的图像符号、笔墨语言和最终呈现的方法。

雪地物语-5 写生/研习 35×65cm 纸本设色 2016-2018年,2022年6月完善

雪地物语-6 写生/研习 35×65cm 纸本设色 2016-2018年,2022年6月完善

四川美术网:你认为这些研究和实践的意义何在?

刘代刚:这种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持续性地深入研究或扩展领域的方法,对于今天大部分受过严格学院训练的中国画艺术从业者来说并不陌生。但遗憾的是,因着各种原因,只有非常有限的部分能够得以践行并实现。更何况,即使是独立的艺术家个体,对于相同命题的理解,在其艺术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会随着自身的成长或条件的转变等而变化,并体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其过程对我个人的意义重大:它们让我对中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以及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些思考,用一种“专精以一致”的状态和方式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或构建,努力去探索这些内容的可能面向;既有对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的实验与探讨,也涉及相关理论的梳理和构建,二者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如果说得夸张点,它们让我对“……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的精神和内涵,有了更为实际的体会、用实在的工作做出了某些回应或践行,并在此践行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或抓到一些“变与化”的逻辑。(而且,现在,当我重新梳理和审视这些作品时,发现它们很多都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或者在审视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并急切地想要去实施这些工作……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艺术创作及其研究的持续发展、不断超越的某些特性和特有魅力。)

四川美术网:在你的作品中我们还注意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就是“家乡”,这些作品明显有别于我们常见的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可否进一步谈一下你的思考和实践?

刘代刚: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正是上述的体会和逻辑支撑进一步引导了我关于“家乡或乡村”的写生创作工作和深入思考。现在回过头去看,其过程和结果基本令人满意,涉及观念意识、笔墨语言、空间及其叙事结构、整体意象的意境表现等。

不过,这可能明显有别于“家乡”给予我们的普遍联想。对于(原生的)家乡的观照是一个常规而永恒的话题、成果斐然,这些成果给人精神的愉悦和启发的同时,也限制或规范着人们的认知和想象。……就像 “诗和远方” “……你的‘诗和远方’,何尝不就是别人的当下或苟且(反之亦然)?!”我想无外乎就是“生活”,更多的是鸡毛蒜皮,只有当你以游牧或猎奇、爱恋、温情、忧郁……的心态去看待的时候才会产生各种联想?!或许,从这个角度看:家乡即生活,生活即艺术(不是艺术源于生活的字面意思),恰恰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关于“生命的哲学”是同时适用于艺术和乡土社会结构的,也适用于族群与个体的“生命”。那么,关于家乡,我们不难想象无论从何种心理结构去把握或分析,都有其恰当的道理,而其本身的日常,娓娓道来或许更显其“真”,更符合其生命的逻辑……

基于这些思考和判断,我尝试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关于“家乡”的写生创作工作。应该是为本科毕业创作做准备时,就有一次“家乡”的写生和以其为母体的、体量挺大的线描创作。客观说,这个关于“‘家乡’的写生与创作”的描述现在看来未必成立,无论思想观念还是表现本身(现在看来)都有着太多的欠缺,不过有一点我觉得难能可贵,那就是“没有太多技巧的生涩”,其中透露出某种无知与无畏的生猛质朴、与自然天地天然的亲和(一种伴随着日常的琐碎的亲和)——因为你从小到大都是在那其中“漫山地跑”(这多烂漫)。

后来,研究生、高校工作,每年假期因着陪伴父母的籍口,总会不断地回到那个家乡的日常或日常的家乡,并试图找一个自己能够与之对话并不荒度时光的事做……显然写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而且也正是因着这样的理由,在“写生”的时候确实多了一份怡然的心态,或许这正暗合了传统中国(文)人(艺术)特有的某种精神,契合了其寻求“内在体验”需要的类似于“心斋”的途径,也符合其对现实生活和生命的尊重的态度,所以可以不带过多负担的“心境”去做一些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把“写生”本身作为了生活的某个(日常)部分,因而显性出一种更为“生活化或自然化”的状态; 再加之,家乡所处乡村与传统文人山水创作主体所处“(中国)乡土(文明结构)”有着内在的连续性,使得整个写生过程作为生活的某种方式或部分成为了自然的状态,这其实也暗合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关于生活、宇宙和生命的思想与想象。 当然,也必须指出毕竟是现代人的生活,语境不同,无论是自身的知识体系还是现实的生活,都提醒我们因应具体情况需要作出相应的回应。 而家乡所在地域属于川渝地区特有的丘陵地带,在已有的山水画写生和创作中,它都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其有着自身独特的风貌特色也局部地反映着现代乡村生活的生存逻辑和人文社会(结构)关系,所以相应艺术研习与创作本身即是一个严谨的命题,需要在从古至今(包括近现代以来)的整体艺术经验中去建立一种更为契合这些关键点的系统性的研究策略和具体方法,起码它与纯粹的传统文人艺术的观念、(生活和艺术)仪式、审美判断或品评制度等有着天然的区别或距离。 同时,作为新一代的受过严谨的学院教育的艺术从业者,我们本身更应具有“(学术)研究”和“(艺术)责任”的意识,相应研究创作也可以从更为“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角度介入,并逐渐形成自身的体系。

因而,在具体的“家乡”的写生(创作)工作中,我会自然地把这些体验、思考或内心观照带入其中、融为一体,缓慢而持续地发力,体现出一种“……性格阳光……故而量大、悟性好,对中国传统有清晰的认识,再结合写生消化,反映在创作中的既是真实的自己又有传统的审美特色……(段七丁先生曾经给我的一个推荐评语)”。这或许是一种内在逻辑的自然外显。(其实这些思考和尝试,还有一部分是延展到写生作品之外的其它艺术工作中的,包括我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公共艺术实验和策展实践等,不过这些在这里不是重点就不详谈。)

四川美术网:我们发现你用了很多类似“研究、实验、空间叙事”等这样的语言,这可能表明了你关于“传统与现当代”的某些思考和践行,但是作品面貌又是明显有别于“当代”的某种意象,可否谈谈你的具体“实验”和感受?

刘代刚:关于类似“研究、实验、空间叙事”等这样的语言,其实在刚才的讨论中已经有所交代,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现当代的(现实)语境已经变化了,运用这些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怎么去运用更为关键。同时,这也是一个挺辩证的命题,曾经有一个老先生给我们讲过(大概的意思是)“中国艺术的观念其实是很当代的”,我认为这个说法其实涉及到“世界的与民族的”、“全球化与民族特性”等近现代以来直至今天,我们都还必须面对的考量。近现代以来的很多前辈以各自的回答对其作出了回应,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也有被历史淘汰的盛极一时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对“现当代各种思潮和艺术表现”我们需要进入其语境中去考量其之所以发生的实质在哪里,而不能仅仅从形式上去揣摩。其实,这对很多研习传统绘画的中国艺术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可能尼采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对于我们仍然具备启示意义。而且即使是中国画画论,从根本上来说更像一种哲学(或思想)的学说,本身既有辩证与变化的要求;“内化、质朴”这两个关键词,可能是挺影响我的绘画。

小幅水墨游戏或实验 23×22cm 纸本设色 2013-2018

大致2013-2018年的时间段里,前前后后堆积起来有好几百张这样的小画,它们是某种“去功利化”的游戏的衍生,也是一种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性的)实验或研究,它们可独自成立也可成为一个延续性的系列或几段叙事……

至于我个人的“实验”,或许还是需要回到刚才的“写生”上来展开,其实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尝试——2013-2018年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可称之为“实验”的工作——它与上述的写生(创作)也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客观说,这个“实验”工作的具体时间已经记不大清楚了(或许跨度会更长一些),而“记不清”本身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其延续性的工作过程确实太过漫长,它们本身即成为了个人艺术生活的某个部分,并对个人(艺术)起到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不过,无论跨度多长,有几点是很明确的:第一,这个工作的开始,是基于一个相对偶然的机会或因素的激发。2013年左右,因为要完成一些具体的有着尺寸要求的作品,对四尺全开的纸张进行剪裁,残留下一些很小的纸片(23cm×22cm的样子),觉得扔了还是挺可惜的,然后就想“……要不画着玩玩?像曾经的前辈那样,去玩一玩笔墨的意趣或游戏,或者只是没有目的的尝试或者其它?……”所以,就以这些小纸片开始了一种(现在看来可谓之)“去功利化”的实验。其次,随着尝试的不断推进,逐渐发现它们真的成为了一种“实验”,而且可以帮助我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语言实验、空间构成和叙事推导等;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反思,这些小纸片上的游戏也在不断成熟,并可成为一张张“小幅”的独立绘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前到后堆积起越来越多小幅的独立绘画,它们因着前后关联的实验目的和方法等因素,也成为了一个系列——一个生长、变化的系列。此外,正是有了这些收获后,它们也推动着我正视其可能的意义,并不断挖掘其价值,从一个“去功利化”的角度和进程达到某种(有针对性的)“实验或研究”,让我对艺术研究创作的本质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小幅水墨游戏或实验 23×22cm 纸本水墨 2013-2018

小幅水墨游戏或实验 23×22cm 纸本水墨 2013-2018

小幅水墨游戏或实验 23×22cm 纸本水墨 2013-2018

在这个基础上,也随之做了一些有研究目的的具体实验或尝试,包括表现形式、跨材质的方法实验、线条语言的纯粹表现实验、叙事逻辑和空间(叙事)……或者一些我也难以给它准确定义的尝试。

在进一步的实践过程中,慢慢地积累经验,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并不是每一个思考和践行都会立马的产生结果,或许正是因为前面讲述的一些并不急于求成的或“去目的性功利化”的心态,让我更愿意去做一种“试错”似的“尝试或实验”,更为关注这个过程或“试错”本身的价值。如果长远地看,它本身即是一种结果。

跨媒材的绘画研究-1 27×39cm 水彩纸、墨、中国画及水彩颜料 2020年4月

2020年疫情期间,考虑如何将中国传统典范艺术与其它绘画艺术形式结合,予以表现并传达的一些尝试。它们综合了对线条、笔墨语言、色彩、构成、空间解读的一些思考,同时希望以一种“朴实”的也是更为大众的一种方法,把一些看似更具深度的思考和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内容自然的融化在一起,这是否也符合中国画艺术的某种思想或精神?!

跨媒材的绘画研究-4 27×39cm 水彩纸、墨、中国画及水彩颜料 2020年4月

跨媒材的绘画研究-4 27×39cm 水彩纸、墨、中国画及水彩颜料 2020年4月

未命名 20cm×20cm×3,12×55cm,21×66cm,21×66cm 卡纸、墨、中国画及水彩颜料 2020年12月

2020年下半年,也尝试了一些新的(可暂时称之为)实验,它们可能涉及“空间叙事、线条和色彩表现……”等内容,具体的研究其实还没有展开,期待后续能够以创作的形式继续下去……

2021TB-01 34×2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任何材料和工具都是可以运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从这些材料和工具本身去发现其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判断和重新梳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的)可能或(可能的)艺术……

2021TB-03 34×2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2021TB-13 34×2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2021TB-15 34×2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2021年暑假随朋友拜访段七丁先生,请先生看画指导,对这张的色彩进行了肯定,让我对前期关于以水墨为基础的多种媒材的综合色彩实验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心和新的想法……

四川美术网:我们的感受是你的这些研究实践似乎像“片段”或“素材”,作品还在进行中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成果?

刘代刚:是的,我认为它们是“可供提取或重新剪辑”的。它们即可是各自独立的片段,本身即成为一个结果;也可以找到内在的关联,成为一个延续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提取其中某些内容或者打乱后重新剪辑以获得新的意义……

应该说,这些作品都还在“进行中”,不过现在的已经可以作为一种“成果”吧?!曾经有好几个朋友让我做个展,总是觉得还不太合适、内在的逻辑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经过一些梳理,貌似所谓的“成果”还真不少,某些逻辑也确立起来了,或许机会恰当时会认真的策划,也算是对前期的某种小结。而“进行中”的含义起码还涵盖两个面向的工作:一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续发扬,这主要指的是绘画本身的延续;二是,近年来也在尝试将其内在的精神,结合其它媒介或形式的创作或实践,有些初步的尝试已经可以看到,有些还在继续中。

春之声-01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2月

春之声-02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2月

春之声-11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2月

春之声-13 写生/创作 45×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2月

注:文中作品因不是用于展览或出售,暂未提款及钤印


艺术家简介

成都锦城学院艺术学院教师、四川大学宗教与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学术专长:艺术创作及研究、公共艺术、艺术史及理论、策展与批评。

长期坚持艺术创作及研究,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及其思想与现代艺术和思想的结合研究,通过绘画、公共艺术、展览策划与执行等践行相应思考与探索,相关成果以作品、方案与论文予以展览呈现或发表。

参加展览及活动:

2008.12,作品《秋山如妆》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新人新作展;

2008.03,“在路上”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巡回展;

2008.12,“搜尽奇峰”山水画写生邀请展;

2009.04,“传承与创造”研究生师生作品联展;

2011.05,中国蓉城——首届全国青年美术家提名展;

2012.06,“开仓纳粮”2012艺术粮仓当代艺术展;

2014.12,第七届四川省新人新作展

2015.05,“隐喻的青春” 四川当代青年画院开院展;

2015.06,国画作品《巴蜀映像之清音》、《巴蜀映像之四》,2015四川省首届生态旅游博览会《美丽四川四季美景》艺术展;

2015.12,第五届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2016.03,国画作品《山水》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教师组优秀奖;

2016.06,“隐喻的青春(第二回)” 四川当代青年画院展;

2020.06-2020.12,受邀参加“走进凉山‘最牵挂的你’成都市总工会脱贫攻坚采风行”和展览。

展览策划及执行:

1、2017.12,“川大锦城环境设计专业第一届学年展暨设计周”。

2、2018.12,“川大锦城环境设计专业第二届学年展暨设计周学术活动”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四川美术网服务号”

2022年7月8日 19:54